呼吸过度60分钟完整(我们如何站桩之二(站桩的呼吸))

作者:访客 时间:2023年10月05日 21:57:20 阅读数:1人阅读

空气对于人类生命的重要性不用多说,呼吸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,不用学,人人会,平时甚至都察觉不到,虽然一刻也不能停,但也无需刻意为之,即使睡着了也不用担心呼吸中断。

站桩的呼吸就不一样了,我们需要用意念控制呼吸,意念与呼吸建立强力链接,意念与身体合为一体,意在打通经络、调动能量、驱邪抗病。

如何控制呼吸,需要先从基本概念开始了解。

1,了解气道

站桩时要求嘴唇轻闭、上下齿轻合、舌尖上翘抵上颚或抵上牙龈,呼吸的空气不能从口中进出,只能从鼻孔进出,因此站桩的呼吸气道是:鼻腔–喉咙–气管–肺腔。

2,打开气道

打开喉咙比较容易理解,平时我们憋气时,喉咙里好像有一块软骨可以闭合,闭合后空气既不能进也不能出,打开气道首先要将这软骨完全打开,放松放低咽部,但不要太用力,就像医生检查喉咙时发出“啊”声时喉咙的位置。

虽然鼻孔也可打开一些,但这需要用力,造成鼻孔紧张,不符合全身放松的要求,且于事无补,所以没有必要。

全气道的打开,一是调整胸部、颈部、头部,使气管、喉咙、后鼻腔上下拉直;二是用意念放松气管、喉咙、后鼻腔;三是控制气流速度,使之缓慢平稳地通过拐弯处和狭窄处,避免出现撞击声和摩擦声。

3,静听呼吸

用两耳静静地听自己的呼吸声音,听肺腔、听气管、听喉咙、听鼻腔(耳朵听不到就用体感听、用意念听),肺、气管、喉咙、鼻腔,一点声音也不要有,只要感觉到有气流从气道呼出,就要怀疑是不是有极其微弱的声音,再仔细听听,尽力压制并消除那个声音,要全力保持呼吸的平、稳、慢、轻。吸气像慢慢端起满满一碗即将溢出的水,呼气像羽毛轻轻落地,悄无声息,呼吸越慢,声音越小。

4,胸腹平稳

试着让别人帮忙拿一小撮绒毛,在你站桩练呼吸时,将绒毛置于你的鼻孔附近,呼气时,绒毛被吹向外,吸气时绒毛被吹向内,仔细观察可发现绒毛末梢是抖动的,忽弯忽直,好像红旗在风中飘动,抖动越厉害说明呼吸越不平稳,除了心跳也会影响气流外,就看呼吸的功夫练的怎么样了,站桩时闭上眼睛,想象自己的鼻孔前有一撮绒毛,为了让绒毛抖动得平稳一些,我们就知道应该怎样控制呼吸,让气流平稳了。此时我们需要控制胸腔使其平稳地起伏,或控制横膈膜使其平稳升降,或两者都要控制,开始时很难,特别是气虚体弱者,但气虚者尤其需要这样的呼吸锻炼,久而久之可改善气虚者体质。

5,内观胸腔

想象胸腔成了一个空屋,自己置身于这空屋中,能看见自己的胸腔内部,能观察到肺泡的开合,能看到心脏的搏动。关注肺泡开合,肺泡可奇迹般修复。

6,平复心跳

心脏的每一次跳动,都会影响呼吸气流,所以心跳越平稳,呼吸就越平稳,关注心跳,心跳就会逐渐平稳。

7,呼吸深度

如果把呼气呼到全部呼完无气可呼的全空状态比作0,吸气吸到不能再吸的充满状态比作10,那么,刚开始练习时,呼气最多只呼到2,不要呼完,稍微留一点;吸气时最多只吸到8,不要吸满,简称2—8呼吸(这也是我们日常正常呼吸的量)。随着站桩深入,可慢慢过度到3—7呼吸(匀细长阶段,普通人都能达到,属于站桩的常态,此时呼吸较慢、较轻)。只有高手才能过度到4—6呼吸(浅呼吸状态,极浅、极轻,仅存一丝游气),极少数大师甚至可以进入到5—5 状态(胎息状态,不进不出)。

8,呼吸暂停

呼吸极慢有感觉,短暂暂停有奇效。

暂停不是憋气,憋气就是喉咙软骨闭合,空气不能进也不能出,而我们说的暂停,是气道仍然保持全部打开状态,只是呼吸越来越慢直到似乎停止,完全用胸腔停止起伏来暂停呼吸,如果是腹式呼吸就用横膈膜停止升降来暂停呼吸。由吸转为呼的暂停,能体会到能量向胸口集中的感觉。这很像我们平时遇到的危机解除,终于放下心来,好像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,长吁一口气之前,先轻轻地吸一口气,短暂地暂停一下,然后缓缓吐出,全身心彻底放松那种感觉,先是全身能量向胸口集中,然后随着电麻感向全身散发,莫名的很爽的感觉。这些站桩心法将另文分享。

9,呼吸转换

呼吸转换要柔。我们说呼吸要慢,不是在一个呼吸过程中全都一样慢,期间各阶段速度是变化的,比如吸气即将结束时要突然慢下来,然后短暂暂停一下,然后再慢慢开始呼气。一呼一吸分为6个阶段:一是吸气的前半段(从2到5),此时的吸气是由慢到快,二是吸气的后半段(从5到8),此时的吸气是由快到慢,三是吸气后短暂暂停,四是呼气的前半段(从8到5),此时呼气从慢到快,五是呼气的后半段(从5到2),此时呼气是由快变慢,六是呼气后短暂暂停。

呼吸各阶段速度变化方法如下,第一阶段,吸气从 2的静止状态开始到5,吸气是越来越快的,这是吸气的前半段,第二阶段从5到8 是吸气越来越慢,尤其是从7到8是极慢的,这是吸气的后半段;第三阶段,吸气后稍作停留,再缓慢转为呼气,停留时气道仍然保持完全打开状态不变;第四阶段,从8到5,呼气从静止状态开始,由慢转快,这是呼气的前半段;第五阶段呼气的后半段从5到2,呼气越来越慢,尤其是从3到2是极慢;最后第六阶段,呼气后稍作停留,此时仍然保持气道完全打开状态不变。其中第三阶段吸气后暂停一下再呼出相对容易一些,第六阶段呼气后暂停一下再吸气比较难,尤其是要求暂停后慢慢地吸气就更难了,只要功夫到了,呼气时不要呼出得太多,还是能够做到的。能将呼吸细分为六个阶段,就不是呼吸了,是功夫。

这就是一次呼吸全过程中各阶段速度变化,看起来太复杂,其实很简单,就是从吸气过度到呼气,或从呼气过度到吸气,转变不要太突然,要柔,要带点惯性,还有点圆润,要像波浪,像正弦波,不像脉冲波,不能像拉风箱似的“扑哒扑哒”的,要像太极、像舞蹈、像猫步。打个比方,好像船行驶在江中,船头缓缓抬起,在最高点稍作停顿又缓缓落下,降到最低点稍作停顿再缓缓抬起;也像海水涨潮落潮,海水缓慢涨潮到最高潮并保持一段时间再缓慢落潮,海水缓慢落潮到最低潮并保持一段时间再缓慢涨潮;还像荡秋千,越是快荡到最高点时越慢,最后在最高点稍作停留,再开始慢慢下降;再比如汽车前进中停车再倒车,必须先减慢速度慢慢停下,再挂倒车档慢慢起步倒车,汽车不是皮球,不能直接撞到墙上再弹回来,那样会撞的粉碎。

因为呼吸的转换较难理解,所以举了那么多的例子,实质就一句话:转换要柔!

10,呼吸频率

避免呼吸频率忽快忽慢。开始练习时,“2—8”呼吸每分钟16到18次左右,年老多病者 18到20次或更多,年轻力壮者14到16次或更少,根据自己情况而定,过慢或过快会引起血氧量过低或过高,都会引起头晕。随着站桩时间久了,呼吸频率会慢慢降低,慢到每分钟10次以下,并自然过度到3—7呼吸,再然后,3—7呼吸也能做到每分钟10次以下。

不要过于追求呼吸的过慢、过浅,不要操之过急,一定要顺其自然。当明显感觉氧气不足时,说明呼吸频率太低了,或呼吸太浅了,要及时深呼吸几口气,补充一下氧气,并适当加快呼吸频率,或加深呼吸深度,练一段时间后,再循序渐进将呼吸变慢、变浅,一切要灵活,不能死板。

11,呼吸感觉

站桩的呼吸是什么感觉,因人而异,每个人经历不同,人生感悟不同,站桩时呼吸的感觉也不同。由于思想、意念,全神贯注于呼吸,缓缓的、静静的、安逸的,有时有一种莫名的幸福感,或感恩什么,或受沐什么,类似于深爱一个人并深深思念、期待参加一次重大的活动、即将见到思念多年的人、终身为之奋斗的事业即将迎来辉煌等等的感觉,有点为渡人大慈大悲,也有点为理想慷慨奉献,像过去几十年前的新郎新娘等待结婚大喜的日子、也像工作多年终于被领导谈话得知这次要被提拔,坐在干部任免大会的会场等待宣布那份自己已经看过的任免文件,有点感动,有点激动,反正就是这一类的感觉吧,满满的都是正能量在胸中鼓荡,呼吸越慢、越静,感觉就越强。此时如有电麻感沿胸背四肢游走,不要去追,不要关注,意念留守胸廓,始终锁定良好感觉,可能是敬畏感、神圣感、幸福感、获得感等,不用刻意追求,不要给自己什么暗示,也不要刻意放大,听之任之、勿忘勿助,不祈求发生奇迹,不要求产生效果,不期待打通脉络,相信时间会孕育美好的事物,清气就会不断上升,浊气就会不断驱逐,身体哪有不好之理?古有铁杵磨成针的典故,那是拿铁杵在石头上磨,如果在绸缎上磨呢?更要轻、更要慢、更要柔,小心不要把绸缎磨坏了,这要什么时候才能把铁杵磨成针?一万年?不管它!耐住性子,沉下心来,不问结果,享受过程。虽然如此举例过于夸张,但却很符合站桩的心静要求。站桩呼吸时胸口的感觉非常复杂,这些也是站桩心法的内容,将另文分享。

胸口微微发热或微微胀鼓是正常感觉,如果出现过热、过冷、疼痛等不适感,说明身体有病,此时不用着急,先到医院作全面检查,有时西医检查不出明显的病症,再去请教中医,比如阴阳失调、湿气太重、身体大凉等,这些西医是查不出毛病的,但中医认为是病。无论西医还是中医查出的病,只要不是很重,一般不用停止站桩,但要调整意念、调整心态、调整呼吸,更放松、更缓和、更平静,像静养、像休息、像睡觉。如站立感觉吃力,可以改为坐桩,不用盘腿,坐在椅子上就可以(沙发、床沿也可以),椅子的高低只要保证大腿基本放平即可,双手可以放在大腿上,也可抱在小肚子上,本文所说的呼吸方法适用于坐桩。

(友情提醒:不能依赖站桩治病,站桩只能作为辅助,有病要及早去医院治疗。)


呼吸过度60分钟完整(我们如何站桩之二(站桩的呼吸))